洛阳翻译公司 洛阳翻译公司 洛阳翻译公司
123

下水救人别让爱心变成悲剧 溺水救援应首选间接救助方式

洛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所有者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

绘图雅琦

近日,甘肃省敦煌市发生一起令人惋惜的多人溺水事故,一名女子跳河自杀,先后6人下河施救,其中5人相继溺亡。

夏季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,近年因救人引发的溺水事故在我市也时有发生,这些悲剧令人深思:有人落水了,你会救吗?怎么救?19日,记者采访了水上搜救专业人士,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科学的救援方法吧。

1 因救人引发的溺水事故时有发生

19日,记者搜寻往年的新闻报道发现,近年因救人引发的溺水事故在我市时有发生。

2015年6月25日,宜阳县发生了一起溺水事故 在宜阳县滨河公园南岸的一级橡胶坝附近,两名十几岁的女孩跨过栏杆到河边洗手,由于水泥护坡很陡,上面布满苔藓,其中一名女孩突然滑入水中,她的同伴儿赶紧伸手去拉,不料也被带了下去,幸运的是她俩最终被河边的好心人接力救上岸。(详见本报2015年6月29日A04版)

市神龙水上义务搜救队队长杨红山回忆,2013年7月的一次救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3名十五六岁的学生在王城大桥附近的洛河南岸边玩耍,其中一人不慎落水,两名同伴儿下水救人,结果3个人全部溺亡。当我们把他们打捞上来时,其中两个孩子的手还紧紧地拉着,当时的画面让人看了很心痛。 杨红山说。

杨红山说,落水事件的发生本就令人揪心,而因盲目救援产生的连环事故就更令人感到惋惜, 这样的悲剧本来能够避免。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不论游泳技术好坏,最好都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。

2 遇到有人溺水,学会巧用身边工具间接救助

杨红山说,如果落水者离岸边较近,市民不要急着伸手去拉,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,应选择间接救助的方式来帮助落水者,简单来说就是寻找漂浮物。

漂浮物包括木板、树枝、塑料板等。如果这些物品在周边不容易找到,那么可以寻找最常见的矿泉水瓶,将四五个空的矿泉水瓶放进随身携带的提包、背包或袋子里绑紧,一个简易的漂浮包就做好了。 杨红山说。

落水者在接到漂浮物后,双手抓住漂浮物两侧顶在下颚部位,这样可以保证头在水面以上,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。

除了漂浮物,绳索也是很有用的救援工具。 如果身边找不到绳索,那么可将四五件衣服绑在一起弄成绳索扔给落水者。在拉绳索的过程中,施救者要保持下蹲或趴在地上的姿势,重心尽量向后,避免被拖下水。 杨红山说。

3 下水救人,手拉手、迎面接近溺水者很危险

杨红山说,市民如果选择下水救人,那么在救人前要对施救的环境进行仔细观察。

如果是在流动的河水中施救,要先了解河水的流向、流速,提前规划救援路线及上岸路线,尽量不要逆水而上,要顺水往下走,以节省体力。如果在平静的湖水中施救,则应选择距离最短的救援路线。

入水时,尽量跨步式入水,逐渐了解水下情况,并观察落水者状态。要尽量从背后接触落水者,防止其因慌张而抱住施救者,导致双双出现溺亡的危险。施救时,救人者可双手托住对方腋下采取仰泳,以双腿夹水游动。

在不少媒体报道的溺水事件中,很多人会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施救。其实,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施救方式,因为河道边往往是倾斜的堤坝,人很容易站不稳发生侧滑,同时站在岸上的施救者承受过大的重力很容易松手,造成更严重的伤亡。 杨红山说。

相关链接

岸上急救,把握 黄金4分钟

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岩介绍,对落水者进行急救,时间至关重要。通过科学施救,落水者能在1至2分钟内恢复呼吸,救活概率较大,而超过4分钟,救活的概率小于20%。

林岩说,如果落水者已没有呼吸,施救者应立即清理其口、鼻中的污物,使其头偏向右侧,对其进行胸外按压,按压位置在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,按压的力度应使胸骨下陷5至6厘米,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至120次。(洛阳晚报记者 范瑞 通讯员 孙鹏瑞)

 

热门城市:
区县翻译 :

在线客服

QQ客服一
在线客服QQ10932726
QQ客服二
在线客服QQ1097430389
QQ客服三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