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孩子过暑假,听听他们怎么说
洛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所有者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
暑假过半,您的孩子过得充实快乐吗?您和孩子是否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?剩下的假期打算怎样过?
近日,瀍河区龙泉社区就 该给孩子怎样的暑假 这一主题,为辖区二三十名孩子上了生动一课。家长们的心得、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建议,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。
1 暑假就是与孩子补习亲情的日子
观点:假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,父母应有意识地多抽时间和孩子相处。
上班忙、下班累不应成为不陪孩子的借口。 在课堂上,龙泉社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冯志钦说。
西工区的曹女士对此深有感触。去年9月开学时,她的儿子涛涛吐槽她上班只爱工作、下班只爱手机,整个暑假冷落了他。今年暑假,曹女士每天晚上都会和儿子做亲子游戏,帮儿子制订第二天的行动计划,或让他帮家人购买一天的食材,或让他体验做家务,或让他规划全家周末出游方案等, 明显感觉和孩子距离近了 。
暑假就是与孩子补习亲情的日子。 洛龙区勤政苑小区的高女士认为,和平时相比,暑假更应花时间多陪孩子。除了陪女儿种绿植、写养护日记、做手工,她还和女儿一起 存储 阅读存折。女儿每阅读2小时或写篇读书感悟,可在阅读存折上存上虚拟金币,当虚拟金币达到一定数量时,她可满足女儿一个愿望。
父母应每天和孩子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沟通交流。 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心理教师桑竹婷说,亲子陪伴不一定非得特别计划或安排,日常相处也很重要,如果孩子长时间缺少陪伴,性格很可能变得内向、孤僻。
桑竹婷说,陪伴孩子不需要占用一整天或很多时间,而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情,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,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、做游戏,关键是要在互动中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。
2 最想带孩子跳出书本,轻松看世界
观点:引导孩子多接触新事物,帮助孩子养成探索式学习的习惯。
70多岁的冯志钦是龙泉社区 两代人活动站 的发起人,他观察到,每年踏青、挖野菜,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, 喜欢接触新事物 。
居民黄先生家住老城,他的儿子龙飞今年11岁,特别喜欢研究昆虫。 夏天是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好时节。 黄先生说,他休息时会带孩子去露营、踢球、游泳,还会去野外观察昆虫, 儿子最喜欢《昆虫记》这本书 。
半个月前,西工区的张女士把13岁的儿子送到了农村老家。她没想到,平时连蔬菜都认不全的儿子竟然对务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还主动跟姥姥提出分管一块 责任田 ,种上了多种蔬菜。
家住关林的小宇今年9岁,平时对文史类知识很感兴趣。暑假,父母让他对洛阳及周边的人文景观进行梳理,小宇积极性很高,针对这些人文景观制定了游玩路线和观赏攻略。休息日,小宇的父母会带他到这些地方游玩、学习。
最想带孩子跳出书本,轻松看世界。 网友 CC小怪 和爱人都是白领,儿子沐沐13岁,一家三口爱旅行。今年暑假,他们去武汉、南京、杭州、上海等地游玩,沐沐在旅途中增长了见识。
芳华路小学老师刘洁说,除了需要写的暑假作业,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,布置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暑假作业,比如参加公益活动、体验山区生活、参加夏令营、亲近大自然等,适当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孩子自主探索式学习。
3 让孩子安全过暑假,家长也有 作业 要做好
观点:暑期安全不应只是 叮咛 唠叨 ,家长也有 作业 要做好。
在课堂上,冯志钦含泪讲述了他18岁的儿子在洛河溺水身亡的往事。每年暑期,青少年溺亡事故都会发生,令人心痛。
市神龙水上义务搜救队队长杨红山介绍,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,仅从5月以来的溺亡事故看,溺水者多半在13时至20时前往河滩、水库周边戏水;从人员构成看,溺水者中7岁至20岁年龄段的人占八成;从事发区域看,城乡接合部的河滩、桥梁及水库周边溺亡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。
在儿童溺亡事故中,脱离父母监管,结伴下水的情况较多。 杨红山建议,除了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,家长还应对孩子的出行有所了解,不要让孩子独自到危险水域戏水,不要让孩子在自然的水系里游泳。即使孩子去正规场所游泳,最好有成人陪同。(洛阳晚报记者 肖姣姣 社区通讯员 蔡福庆 文/图)
相关链接
这些安全隐患要注意
●容易引起烧伤的物品要妥善放置,如尽量不让孩子接近汤锅、火炉、热水壶等物品,防止孩子被烫伤。
●对汽油、打火机及化学易燃、易爆品等要加强保管,尽量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。
●将化妆品、家用清洁剂、药品等可能被孩子吞服导致中毒甚至致命的药品和化学用品,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。
●家用电器不用时尽量断电,家长要提醒孩子不摆弄各种插座、电器开关,不碰触电源,防止触电事故。
●教孩子认识轨道交通上使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,过马路一定走斑马线,不在道路上、巷子里嬉戏,以防被过往车辆撞到。
●教育孩子不要随便逗狗玩儿,与其他动物要保持安全距离,以免被抓伤、咬伤。
●不要把年龄较小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,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上玩耍,最好在阳台上加装围栏。